3月银行结售汇逆差较上月明显收窄 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将继续出台

  4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国家外汇局”)公布2025年3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一季度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按美元计值,2025年3月,银行结汇1896亿美元,售汇1916亿美元,结售汇逆差20亿美元。2025年1-3月,银行累计结汇5290亿美元,累计售汇5866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576亿美元;2025年3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6920亿美元,对外付款6428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482亿美元。2025年1-3月,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入18871亿美元,累计对外付款18354亿美元,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517亿美元。

  根据官方定义,结汇是指外汇所有者将外汇卖给银行,售汇是指银行将外汇卖给外汇使用者。换言之,结售汇意愿与结售汇主体对汇率走势判断密切相关。Wind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银行结售汇已连续四个月呈现逆差,但3月逆差明显缩窄。

  今年以来银行结售汇数据

  李斌解读,截至4月21日,境内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CNY)为7.288,较2024年末升值0.1%。4月以来,美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径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贬后升,与4月3日美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前的水平大体相当。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属于市场正常变化,也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对汇率的支撑作用。

  在谈及未来我国外汇市场走势时,李斌表示,未来我国将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形成支撑。国家外汇局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将继续出台支持跨境贸易发展、便利跨境投融资的政策措施,助力更好稳外贸稳外资。

  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明显增多

  在介绍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情况时,李斌表示,今年以来,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风险挑战增加。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经济保持回升向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李斌介绍,今年以来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银行结售汇差额逐步趋向均衡,3月小幅逆差20亿美元。企业等主体购汇需求回落,3月衡量购汇意愿的购汇率(银行代客购汇与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4.4%,较1月高位回落近11个百分点。市场结汇意愿总体平稳,3月结汇率与1月基本持平。一季度,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517亿美元,处于同期较高水平。4月以来,外汇市场交易保持平稳,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银行结售汇呈现小幅顺差。

  外贸增长是支撑资金流入的重要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103013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14亿元,增长6.9%;进口41700亿元,下降6.0%。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8%,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3月份,进出口总额37663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出口22515亿元,增长13.5%;进口15148亿元,下降3.5%。

  李斌还称,今年以来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一是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较快增加。一季度,我国外贸克服外部压力呈现较强韧性,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2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二是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增多。2-3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69亿美元,同比增长84%,4月1日至18日净买入332亿美元,保持较高规模。三是服务贸易、外资企业利润汇出总体平稳。一季度,服务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出同比增长25%,其中旅行项下资金净流出增长12%。外资企业利润汇出处于季节性低位,同比下降7%。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数量已超过1160家,持有债券总量达到4.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700多亿元。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到18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兴趣持续升温,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推动。首先,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使得人民币债券价格波动较小,回报稳定,具有分散化投资的价值。其次,在美元指数波动和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债市的避险属性逐渐增强,同时中国债券在国际三大债券指数中的权重稳步提升,吸引了更多被动资金流入。

  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将继续出台

  在谈及未来我国外汇市场走势时,李斌表示,展望未来,尽管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我国加快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经济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将继续支撑外汇市场稳健运行。

  首先,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定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国内需求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较2024年全年加快1.1和1.0个百分点。3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连续2个月处于景气区间。未来我国将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形成支撑。

  其次,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有助于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外贸方面,近年来我国外贸企业主动开拓多元化市场,稳步推进区域经贸合作,2024年我国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分别为15.9%和50.3%,较2017年分别提高3.4和23.8个百分点。我国企业快速响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加快培育外贸新模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外贸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稳固。

  外资方面,今年2月国家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为外资来华展业兴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同时,我国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人民币多元化资产配置功能凸显,境内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国家外汇局持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将继续出台支持跨境贸易发展、便利跨境投融资的政策措施,助力更好稳外贸稳外资。

  第三,我国外汇市场韧性提升,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汇率弹性增强。同时,企业积极运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并更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降低货币错配风险。2025年一季度,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较上年均有所提升,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能力增强,市场预期和交易更趋理性有序。

  最后,李斌明确表示,外汇管理部门将持续强化外汇形势监测,保持汇率弹性,有效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不断丰富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防止汇率超调风险,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