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3月31日,上市公司澳优(01717.HK)公告称,因年度审计程序未完成,将延迟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至4月17日前,原定当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相应延期,公司股份自4月1日起暂停买卖。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3.49(1)条,上市公司如未公布财务报表初步业绩,则必须在财年结束后3个月内发出业绩公告。由于未能按时披露,澳优已构成违规。港交所对其发出监管警告,并要求停牌。
考虑到澳优此次审计延迟时间较短,仅为两周,且公司声明与核数师无重大分歧,这些迹象似乎降低了其系统性财务造假的可能性。虽然2019年Blue Orca的做空报告曾引发质疑,但公司当时已逐条进行澄清且未受监管处罚。
实际上,澳优2024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曾一度引发市场关注,虽然营收同比增长4.8%至36.81亿元,扭转了连续两年下滑态势,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1.2%至1.45亿元,EBITDA也下降15.8%,这种"增收不增利"的表现或需审计机构重点核查。
澳优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增长14.1%至10.99亿元,占营收比重由27.4%提升至29.9%,这一变化主要源于新国标产品推广投入增加。而自2023年2月实施的新国标要求企业调整配方并清理旧标库存,这种行业转型既推高了短期营销成本,也可能因收入确认政策变化而增加审计复杂度。
澳优2024年上半年乳制品板块贡献了超96%的营收,是绝对的业务支柱。具体销售情况来看,除了中国市场贡献了27.4亿元收入外,欧洲、中东、澳洲等海外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这种全球化布局在带来增长空间的同时,也给财务管理带来挑战。一方面,各国市场不同的交易规则和结算周期,使得收入确认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另一方面,汇率波动、物流时效等跨国经营特有的因素,都让财务核算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2024年7月30日,澳优乳业独立非执行董事宋昆冈辞任,导致公司独董人数低于港交所最低要求。直至9月25日新任独董陈福泉就任,这一治理缺陷才得以弥补,使公司重新符合上市规则。
此外,在该次人事公告中,也出现了多个人事任命信息,原董事会主席张占强及副主席孙东宏皆因"处理其他事务"辞任全部职务,由伊利系高管韩石秀接任董事会主席并兼任多项委员会职务,同时新增邹赢为非执行董事,此次调整还包括公司秘书黄沛翘的离任。
公开资料显示,韩石秀49岁,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1997年加入伊利股份,历任液态奶及奶粉事业部管理岗位,2024年起任伊利集团总裁助理,具备20余年乳业供应链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管理经验。邹赢,44岁,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现任伊利财务管理部负责人,此前在雀巢任职17年,专注奶粉领域财务管理。
此次人事调整后的首个财报季,澳优乳业未能按期披露业绩报告,这一异常情况反映出公司在新旧管理层交接过程中,治理机制和日常运营尚未完全恢复稳定状态。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辩证看待澳优此次审计延迟事件。若最终审计报告确认业绩真实且公司释放积极展望,其合规审慎的态度甚至可能提升长期投资价值;反之,若暴露审计争议、盈利持续疲软或新管理层战略执行不畅等情况,则需警惕其基本面恶化的风险。
作者 | 沈言
编辑 | 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