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磅回击!QDII资金或加速回流

  “关税风暴”正促使更多公募QDII转移仓位。

  美股仓位对基金经理的负贡献,或导致QDII产品加速切换国别仓位。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以美国为核心仓位的QDII基金目前处于业绩垫底状态,而近期关税引发的美股暴跌则进一步加剧了业绩压力,这使得国别资产配置策略成为QDII基金业绩强弱的关键,考虑到许多QDII在基金合同上并未强制捆绑美股,甚至未设置美股仓位的最低限度,这意味着QDII基金加速国别仓位切换或成为二季度基金经理的操作趋势,尤其是部分在港股和A股处于严重低配的QDII基金。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反制来了。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接连发布多项对美反制措施。其中,4月10日12时01分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相关人士判断,关税冲突可能吸引更多未上车的资金在市场波动中,择机南下购入港股。诺安基金国际部人士认为,港股市场短期内仍将面临一定波动。不过,中长期来看,港股市场配置价值依旧较高。在国内扩内需、稳消费等政策刺激下,消费行业业绩有望改善,促进消费股上涨,科技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共振,科技板块有望持续上涨 。

  美股暴跌重创QDII净值

  在极端恐慌情绪下,美股全线重挫。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4月3日下跌5.97%,创下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也创下了自2020年6月以来的跌幅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重仓美股市场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正面临巨大的业绩压力。私募基金但斌最新发文称,“ 历史上,这么跌,应该是历史大底的概率大,但这个时候,往往恐惧会占据上风……对我来说,这也是职业生涯来说,最高的一次挑战。”

  显而易见的是,受关税影响,美股全线暴跌直接超出包括但斌在内的基金经理的预期,QDII基金经理坚守的美股消费赛道股尤其惨烈。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中国公募QDII重仓的雅诗兰黛在4月3日暴跌超15%,创下股价的四年新低,汇添富基金重仓的昂跑在当日大跌超16%,公募基金经理们重仓的斯凯奇更是跌超20%。

  与消费股具有紧密客户关系的广告软件、电商软件巨头也难逃暴跌,这些美股独角兽的核心客户均是各种细分消费品公司,其中,千亿美元市值的shopify暴跌超18%,applovin当日收盘跌约10%,这些股票此前已被公募QDII基金经理大量减仓,而当他们的客户面临严重的关税影响后,这将大幅度降低这些公司的业绩增长空间,从而削弱了基金经理进一步持仓这些美股的信心。

  科技股是否能从关税引发的消费赛道暴跌中独善其身?显然没有。华夏基金重仓的美股科技巨头迈威尔科技公司在4月3日暴跌12%,使得这只QDII基金重仓股三个月内累计跌幅达到51%。

  暴跌极大地打击了基金经理的持仓信心,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的QDII基金业绩排名中,美股主题QDII处于全市场垫底状态,在2024年排名处于全市场前列的华夏科技先锋QDII今年净值损失达16%。截至2024年12月末,该QDII基金持有的美股仓位为61%。

  显而易见的是,盈亏同源正深刻地体现在QDII基金的净值表现上,当美股市场趋势上升之际,正是因为对美股仓位的极大体现使得相关QDII基金处于业绩优势状态,而当美股风险趋势开始逐步释放,这些未能及时削减美股仓位的基金经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资金回流的关键

  业内人士判断,随着美股仓位对QDII基金的业绩负贡献进一步凸显,国别仓位变化已成为QDII基金接下来的操作核心,国别资产配置成为QDII基金赢得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QDII仓位中的国别资产配置策略,将成为业绩的决定性因素,考虑到许多公募QDII基金并未在基金合同上强制捆绑美股仓位,这是许多QDII基金未来仍有希望挽回业绩的关键。”华南地区一位QDII基金投研主管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许多QDII的股票仓位大多配置到美股市场,但这些QDII并非国别主题QDII,也就是说,这类QDII产品仍可依据基金合同规定,大幅度削减甚至清仓美股,并将仓位转移到风险较小、上升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市场。

  以重仓美国市场的华夏科技先锋QDII基金为例,该基金合同规定其投资范围区域包括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欧洲等。基金将在全球范围内挖掘上述科技先锋主题股票,把握科技创新对全球经济的改造机遇,分享科技创新的红利。值得一提的是,华夏科技先锋QDII也未在基金合同中规定该产品持仓美国股票的最低限度,这使得这只QDII基金在第二季度的国别资产仓位切换中,充满着巨大的操作空间。

  与此同时,仅仅买入0.4%港股仓位的建信新兴市场混合QDII基金,在年内业绩损失超过14%的背景下,也存在核心仓位从美国市场回归中国市场的巨大想象力。截至去年末,该QDII基金持仓的美国股票仓位达46%,持仓的韩国股票仓位为8%。这意味着,本次美国市场的股票暴跌,可能促使这只主打新兴市场的QDII产品,更加符合其投资范围的定义。

  “全球类”QDII独爱中国市场

  多位QDII基金经理对当前全球市场的剧烈变化也充满着警惕,以随时可能进行国别资产的重大切换。

  广发全球精选股票基金经理李耀柱认为,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加剧。核心关注以下方面:全球降息节奏方面,流动性改善仍存不确定性,美国通胀有再度提升风险;AI商业化方面,低成本模型的推出刺激应用化发展,端侧 AI应用将是行业关键催化剂,同时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在模型成本急剧下降的情况下有望在技术突破方面快速跃进;市场集中度与科技估值分化方面,关注AI产业链中的可持续增长企业,如互联网平台、SaaS软件、定制化芯片等行业;地缘政治影响方面,全球地缘政治的冲突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未来将对其市场影响时刻保持警惕。

  在港股和美股之间可以灵活切换的鹏华港美QDII基金则可能开始了对港股的增配。管理鹏华港美QDII基金经理李悦最近大篇幅地介绍港股市场的投资展望,他认为市场将持续聚焦于2025年总量经济政策的力度及有效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给出口增长带来不确定性,中国政府将出台刺激内需政策进行对冲,继续实现接近5%的实际经济增速。互联网作为平台型企业,自身盈利韧性比较强,且在过去3年普遍采取降本增效战略,成本端得到明显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高,本地生活等互联网板块的竞争格局也有所改善。随着中国货币及财政政策的不断发力,稳增长政策的有效性可能将逐步显现,有利于提升港股互联网板块的收益表现。

  全球股票仓位配置大幅度转向中国股票市场的QDII基金经理,也在强化仓位“东升西落”的议题。易方达全球成长QDII基金经理郑希表示,由于高波动成长类资产配置比例较高,未来将努力进一步优化组合,根据对行业景气程度的预判对组合进行行业集中,预期2025年全球宏观环境依然有不确定性。

  郑希认为,随着相关政策逐步落地,中国宏观经济趋势向好相对明确。随着中国泛科技产业竞争力提升,中高端工业品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内需也逐步进入好转的阶段。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预计港股、A股活跃度将提升,潜在收益率增长是大概率事件,在此背景下,这只主打“全球”的QDII基金罕见地持有A股仓位比例高达23%、持仓的港股仓位达到22%,整个中国市场的股票仓位比例在这只“全球QDII”中达到了45%的比例。

  责编:战术恒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