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行动体现耐心资本担当

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保险资金由于期限长、规模大、稳定性较强等特点,是资本市场上最具耐心的资本之一。截至2024年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3.3万亿元。

《通知》发布后,多家大型险企表示坚决看好、坚决支持,以实际行动体现耐心资本的应有担当。

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

优化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通知》从三方面进行了调整。

一是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二是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精准高效服务新质生产力。三是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通知》释放出‘宽’‘稳’‘新’的信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普惠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路锦非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宽”体现在提高险资权益仓位上限,“稳”体现在鼓励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险资增量入市,“新”体现在定向引导投资创新创业型基金。

路锦非预测,理论上,若充分利用《通知》提出的比例上限,偿付能力较强的大型保险公司有释放千亿元资金的潜力,这将直接增强市场流动性,稳定投资者预期。

光大证券根据2024年末181家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总资产规模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通知》调整后,保险业权益资产配置上限为10.4万亿元,较调整前提高了5528亿元。

坚定看好A股配置价值

在政策的鼓励下,4月8日,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多家头部险企发声,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中国人保表示,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将充分发挥行业“头雁”作用,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审慎投资”理念,积极把握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投资机遇,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保力量”。

“坚定看好A股配置价值。”中国人寿表示,集团旗下资产公司将持续遵循“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为资本市场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坚定看好的底气来自何处?

“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特别是2024年9月以来出台的一系列重磅政策举措,显著提升了投资者对于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心。”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强调,随着超常规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加力提效,将有效对冲“对等关税”的影响,持续支持经济企稳回升,持续推进企业盈利改善。同时,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也有利于海外资金重新认识中国,中国资产特别是科技资产估值体系将得到重塑,对权益市场形成正反馈效应。

增持回购已经落地

保险机构正在以实际行动体现耐心资本的应有担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前景和公司自身投资价值的认可,已有多家保险机构于近日宣布增持或回购股票。

中再资产透露,已于近期加仓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和优质资产;阳光保险在4月7日、8日连续增持权益类资产;4月7日,中国太保增持了宽基ETF等产品。

中国太保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继续增持代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优质资产。

另外,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广大投资者信心,4月8日,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提议,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公司部分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股份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等法律法规允许的用途,以提升公司长期价值。

中国平安表示,将认真研究《通知》内容,抓紧落实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发挥好大规模长线资金的优势,灵活运用多种综合金融工具和投资策略,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及价值型品种等领域投资力度。

果断有力的行动,彰显出保险机构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随着一系列稳定市场的举措陆续出台,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

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